M3仪表件建模过程中,经常会使用M3仪表件与特殊件。在操作时,有两种方式,一种使用Engineering tag,一种使用On-the-fly。前者,对于元件设计条件比较完整的情况适应较好,后者则是适应于尺寸等设计条件不全的情况。
对于Engineering Tag方式,因其尺寸较完整,在建模时也比较容易,无需太多额外调整。
对于On-the-fly模式,则需要在设计人员建模时调整其外形参数,尺寸,端面形式等等。因此,在操作过程中,必要一些额外的工作量。下面结合软件环境特点,介绍两种提高效率的方案。
M3仪表件建模时先建一对法兰后插入元件,优化端口属性设置
因图例程序为动态端口。所以软件会根据端口匹配的规则,在放置时自动设置相匹配的端口。如对焊连接的BE,法兰连接的RFFE等。利用这一特点,我们可以在所需位置先插入一(片)对配对法兰,然后再于法兰连接面处插入所需的M3仪表件或特殊件。
调整on-the-fly元件初始尺寸,优化元件外形尺寸
元件M3仪表件的初始化外形尺寸是写在程序中的。因此M3仪表件的表格中,不含初始化的元件尺寸。但是可以通过对M3仪表件的part表结构调整来完成元件尺寸的初始数据参数调整。
现场客户在对M3仪表件做检修、校验时,对M3仪表件的两线制、三线制、四线制以及各种有源和无源的概念不清楚,导致仪表到机柜AI卡件的接线方式、供电方式未正确判断,常常会造成保险烧坏、信号数据上传失败等后果。